二建施工十大公式全解析,助力工程之路的必备指南

博主:alc554.comalc554.com05-0961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97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在二级建造师施工考试的备考过程中,有十个公式犹如十把钥匙,能够打开众多难题的大门,帮++生们在工程知识的海洋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前行,这十大公式涵盖了工程进度、成本计算、质量控制等多个关键领域,是二建施工学习的重中之重,让我们逐一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它的计算公式为:[t_i = \frac{Q_i}{S_iR_iN_i}](t_i)表示第(i)个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Q_i)表示第(i)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S_i)表示第(i)个施工过程的产量定额;(R_i)表示第(i)个施工过程的施工班组人数或机械台数;(N_i)表示第(i)个施工过程的工作班次。

流水节拍的确定对于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至关重要,在一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施工阶段,如果已知基础混凝土浇筑的工程量为(1000m³),混凝土浇筑的产量定额为(50m³/台班),施工班组人数为(20)人,每天工作(2)个班次,那么根据公式可得:[t = \frac{1000}{50×20×2} = 0.5](天)这意味着该基础混凝土浇筑每个施工段的流水节拍为(0.5)天,施工单位可以据此合理安排后续的施工工序,确保工程进度有条不紊地进行。

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相邻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相继开始施工的最小间隔时间,其计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是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有三个施工过程(A)、(B)、(C),它们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分别为:(A):(2),(4),(3)(B):(3),(2),(4)(C):(2),(3),(2)

对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进行累加:(A):(2),(6),(9)(B):(3),(5),(9)(C):(2),(5),(7)

错位相减:(A)与(B):[\begin{align}&2\ 6\ 9\&-)3\ 5\ 9\&2\ 3\ 4\ -9\end{align}]取大差得(K_{AB}=4)

(B)与(C):[\begin{align}&3\ 5\ 9\&-)2\ 5\ 7\&3\ 3\ 4\ -7\end{align}]取大差得(K_{BC}=4)

流水步距(K{AB}=4),(K{BC}=4),流水步距的准确计算能够使各施工过程之间更好地衔接,避免出现窝工或施工顺序混乱的情况,保障工程高效、有序推进。

工期计算

工期是指完成一项工程任务所需的时间,对于有节奏流水施工,工期计算公式为:[T = (m + n - 1)K + \sum G + \sum Z - \sum C](T)表示工期;(m)表示施工段数;(n)表示施工过程数;(K)表示流水步距;(\sum G)表示工艺间歇时间之和;(\sum Z)表示组织间歇时间之和;(\sum C)表示提前插入时间之和。

假设某工程有(4)个施工段,(3)个施工过程,流水步距均为(3)天,工艺间歇时间为(2)天,组织间歇时间为(1)天,提前插入时间为(0)天,则根据公式可得:[T = (4 + 3 - 1)×3 + 2 + 1 - 0 = 18 + 3 = 21](天)通过准确计算工期,施工单位可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资源投入,确保工程按时交付,满足各方要求。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双代号网络计划是用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之间的连接点的一种网络计划图,其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的确定对于控制工程进度起着关键作用。

  1.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以起点节点为开始节点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该紧前工作的持续时间的最大值,即:[ES{i - j} = \max{ES{h - i} + D{h - i}}](ES{i - j})表示工作(i - j)的最早开始时间;(ES{h - i})表示工作(i - j)的紧前工作(h - i)的最早开始时间;(D{h - i})表示工作(h - i)的持续时间。

  2.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即:[EF{i - j} = ES{i - j} + D{i - j}](EF{i - j})表示工作(i - j)的最早完成时间;(D_{i - j})表示工作(i - j)的持续时间。

  3.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以终点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该紧后工作持续时间的最小值,即:[LF{i - j} = \min{LF{j - k} - D{j - k}}](LF{i - j})表示工作(i - j)的最迟完成时间;(LF{j - k})表示工作(i - j)的紧后工作(j - k)的最迟完成时间;(D{j - k})表示工作(j - k)的持续时间。

  4.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其持续时间,即:[LS{i - j} = LF{i - j} - D{i - j}](LS{i - j})表示工作(i - j)的最迟开始时间;(D_{i - j})表示工作(i - j)的持续时间。

  5. 总时差(TF)工作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或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即:[TF{i - j} = LF{i - j} - EF{i - j} = LS{i - j} - ES{i - j}](TF{i - j})表示工作(i - j)的总时差。

  6. 自由时差(FF)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小值,即:[FF{i - j} = \min{ES{j - k} - EF{i - j}}](FF{i - j})表示工作(i - j)的自由时差;(ES_{j - k})表示工作(i - j)的紧后工作(j - k)的最早开始时间。

通过这些时间参数的准确计算,可以清晰地了解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找出关键线路,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工程进度进行优化和控制,在一个大型桥梁建设项目的双代号网络计划中,通过计算发现某些关键工作的总时差为零,这就意味着这些工作一旦延误,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施工单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这些关键工作按时完成。

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单代号网络计划是用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网络计划图,其时间参数计算原理与双代号网络计划类似,但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1.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起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其最早开始时间为零;其他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ESi = \max{EF{h}}](ESi)表示工作(i)的最早开始时间;(EF{h})表示工作(i)的紧前工作(h)的最早完成时间。

  2.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等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其持续时间,即:[EF_i = ES_i + D_i](EF_i)表示工作(i)的最早完成时间;(D_i)表示工作(i)的持续时间。

  3.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LF)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其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计划工期;其他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其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即:[LF_i = \min{LS_j}](LF_i)表示工作(i)的最迟完成时间;(LS_j)表示工作(i)的紧后工作(j)的最迟开始时间。

  4.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等于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去其持续时间,即:[LS_i = LF_i - D_i](LS_i)表示工作(i)的最迟开始时间;(D_i)表示工作(i)的持续时间。

  5. 总时差(TF)工作总时差等于该工作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或最迟开始时间减去最早开始时间,即:[TF_i = LF_i - EF_i = LS_i - ES_i](TF_i)表示工作(i)的总时差。

  6. 自由时差(FF)对于有紧后工作的工作,其自由时差等于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减去本工作最早完成时间,即:[FF_i = ES_j - EF_i](FF_i)表示工作(i)的自由时差;(ES_j)表示工作(i)的紧后工作(j)的最早开始时间。

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准确计算同样有助于清晰把握工程进度安排,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的时间依据,在一个高层建筑的装修工程单代号网络计划中,通过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发现某几道工序的自由时差较小,施工单位可以提前做好协调工作,避免因工序衔接不畅导致工期延误。

工程成本计算公式

工程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为完成某项工程任务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其相关公式如下:

  1. 直接成本[直接成本 = 人工费 + 材料费 + 机械费]人工费是指支付给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的各项费用;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或成品、工程设备的费用;机械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安拆费和场外运费等。

某建筑工程在一个月内的人工费为(50)万元,材料费为(80)万元,机械费为(30)万元,则该月的直接成本为:(50 + 80 + 30 = 160)(万元)

  1. 间接成本[间接成本 = 规费 + 企业管理费]规费是指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由省级政府和省级有关权力部门规定必须缴纳或计取的费用;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的费用。

准确计算工程成本,有助于施工企业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各项成本费用的构成,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成本,如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材料浪费、合理安排施工机械提高利用率等,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赢得值法相关公式

赢得值法是一种能全面衡量工程进度、成本状况的有效方法,其涉及的公式如下:

  1. 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BCWP = 已完工作量×预算单价]它反映了实际完成工作的价值。

  2. 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BCWS = 计划工作量×预算单价]它体现了根据进度计划应该完成的工作价值。

  3. 已完工作实际费用(ACWP)[ACWP = 已完工作量×实际单价]它表示完成实际工作所花费的实际成本。

  4. 费用偏差(CV)[CV = BCWP - ACWP]当(CV\gt0)时,表示费用节支;当(CV\lt0)时,表示费用超支。

  5. 进度偏差(SV)[SV = BCWP - BCWS]当(SV\gt0)时,表示进度提前;当(SV\lt0)时,表示进度延误。

  6. 费用绩效指数(CPI)[CPI = \frac{BCWP}{ACWP}]当(CPI\gt1)时,表示费用节支;当(CPI\lt1)时,表示费用超支。

  7. 进度绩效指数(SPI)[SPI = \frac{BCWP}{BCWS}]当(SPI\gt1)时,表示进度提前;当(SPI\lt1)时,表示进度延误。

某工程项目在某一阶段,已完工作量为(800m³),预算单价为(500)元(/m³),实际单价为(550)元(/m³),计划工作量为(1000m³),则:(BCWP = 800×500 = 400000)(元)(BCWS = 1000×500 = 500000)(元)(ACWP = 800×550 = 440000)(元)

(CV = 400000 - 440000 = -40000)(元),费用超支。(SV = 400000 - 500000 = -100000)(元),进度延误。(CPI = \frac{400000}{440000}≈0.91),费用超支。(SPI = \frac{400000}{500000} = 0.8),进度延误。

通过赢得值法的这些公式,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在进度和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质量控制统计方法相关公式

在工程质量控制中,统计方法起着重要作用,相关公式如下:

  1. 平均值[ \bar{x} = \frac{\sum_{i = 1}^{n}x_i}{n}](\bar{x})表示平均值;(x_i)表示第(i)个观测值;(n)表示观测值的个数。

平均值常用于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例如在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中,通过计算多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可以初步了解混凝土强度的总体水平。

  1. 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为中位数,当数据个数(n)为奇数时,中位数为第(\frac{n + 1}{2})个数据;当(n)为偶数时,中位数为第(\frac{n}{2})个数据与第(\frac{n}{2}+1)个数据的平均值。

中位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能更稳健地反映数据的一般水平,在一些质量数据分布不太均匀的情况下,中位数可以提供更有代表性的信息。

  1. 极差[R = x{max} - x{min}](R)表示极差;(x{max})表示数据中的最大值;(x{min})表示数据中的最小值。

极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极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质量的稳定性可能越差。

The End

发布于:2025-05-09,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十大排行网 - 网罗万象排行,助您明智决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