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十大谐音故事大揭秘

博主:alc554.comalc554.com03-18373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4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谐音故事是一种有趣的语言游戏,它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创造出一些富有幽默和智慧的故事,在中国古代,谐音故事就已经很流行了,尤其是在唐宋时期,谐音故事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唐宋时期的谐音故事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它们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氛围,也展现了古人的聪明才智和幽默感,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唐宋十大谐音故事:

  1. 画龙点睛:传说中国古代有个画家叫张僧繇,他在寺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是不点眼睛,说点了就会飞走,听到的人不相信,偏叫他点上,刚点了两条,就雷电大发,震破墙壁,两条龙乘云上天,只剩下没有点眼睛的两条龙还留在寺壁上。
  2. 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3. 画蛇添足:楚国有个人祭祀后赏给门客一壶酒,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喝这壶酒。”一个人最先完成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为它画脚。”他还没有(把脚)完成,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话刚说完,就把那壶酒喝完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4. 名落孙山: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能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元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解元,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元”,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5. 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什么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6. 亡羊补牢:从前,有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仔细一查,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钻进来,把羊叼走了一只,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个人不肯接受劝告,回答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中钻进来,叼走了一只羊,他很后悔自己没有听从邻居的劝告,便赶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从此,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叼羊了。
  7. 狐假虎威: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8. 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珍珠,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珍珠的盒子,将盒子熏了用桂椒调制的香料,又装饰上珠玉、玫瑰、翡翠,有个郑国人把盒子买了去,却把珍珠还给了他。
  9. 塞翁失马: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的马无缘无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们都为此来宽慰他,那老人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那匹失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那老人又说:“这怎么就不能是一件坏事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得大腿骨折,人们都前来安慰他,那老人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塞内,健壮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部分都死了,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得以互相保全。
  10.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唐宋时期的谐音故事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序号故事名称类型
1画龙点睛文学
2叶公好龙文学
3画蛇添足文学
4名落孙山文学
5自相矛盾文学
6亡羊补牢文学
7狐假虎威文学
8买椟还珠文学
9塞翁失马文学
10孟母三迁文学
The End

发布于:2025-03-1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十大排行网 - 网罗万象排行,助您明智决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