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十大骗局是什么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在高考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和学生的焦虑心理,实施各种骗局,以下列举了高考十大骗局,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1. 内部指标招生: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有内部指标,可以保证考生被某高校录取,这种说法纯属谎言,切勿轻信。

  2. 高考加分:不法分子以“高考加分”为诱饵,收取高额费用,考生和家长要明确,高考加分政策有严格规定,切勿相信非法加分。

  3. 伪造录取通知书:不法分子伪造录取通知书,以收取学费、住宿费等名义骗取钱财,家长和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一定要核实真伪。

  4.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人员,以介绍工作、提供就业机会为诱饵,骗取考生和家长信任,进而骗取钱财。

  5. 高价辅导班:一些辅导机构以“高价辅导班”为幌子,收取高额费用,考生和家长要理性看待辅导班,切勿盲目跟风。

  6. “野鸡大学”:不法分子设立“野鸡大学”,以虚假宣传、高额收费为手段,诱骗考生和家长,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核实学校是否具有招生资格。

  7. 虚假“内部资料”:不法分子以提供“内部资料”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信任,实则收取高额费用。

  8. “保过班”:一些辅导机构宣称“保过班”,实则无法保证考生通过考试,考生和家长要理性看待此类辅导班。

  9. “高考++”:不法分子以“高考++”为名,收取高额费用,考生和家长要遵守国家政策,切勿参与非法“高考++”。

  10. “高考作弊”:不法分子以提供作弊工具、作弊服务为名,诱骗考生和家长,考生和家长要自觉++作弊行为,诚信考试。

🔔提醒: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警惕,切勿轻信各种骗局,在填报志愿、选择辅导班等方面,要理性对待,确保顺利度过高考这一重要阶段,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The End

发布于:2025-10-15,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十大排行网 - 网罗万象排行,助您明智决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