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十大梗,你知道多少?

博主:alc554.comalc554.com03-28199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3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也记录了人类的智慧和愚蠢,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事件、人物、文化等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有许多梗被人们广为流传,本文将为大家盘点历史上的十大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烽火戏诸侯

这个梗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点燃了烽火台,各路诸侯误以为京城有敌入侵,纷纷率领军队前来救援,褒姒看到诸侯们惊慌失措的样子,终于露出了笑容,后来,周幽王又多次点燃烽火台,诸侯们不再相信他,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为了取悦女人而做出荒唐举动的男人。

指鹿为马

这个梗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朝末年,赵高试图篡位,他在朝堂上故意牵来一头鹿,对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秦二世不信,问左右大臣,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语,有的阿谀奉承,有的则直言相告,赵高后来借机铲除了异己,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人。

完璧归赵

这个梗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一块和氏璧,秦王得知后,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王担心秦王只是想骗取和氏璧,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蔺相如识破了秦王的阴谋,他当着秦王的面将和氏璧摔碎,表示宁死不屈,秦王无奈,只得将蔺相如送回赵国,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勇敢无畏、维护正义的人。

四面楚歌

这个梗出自《史记·项羽本纪》,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刘邦的士兵唱起了楚地的歌谣,项羽误以为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于是士气大减,后来,项羽在乌江边++,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孤立无援、陷入绝境的人。

图穷匕见

这个梗出自《史记·刺客列传》,战国时期,荆轲为了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决定刺杀秦王嬴政,他带着燕国督亢的地图和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前往秦国,荆轲将地图展开,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匕首,想要刺杀秦王,秦王大惊失色,绕着柱子逃跑,荆轲穷追不舍,后来,荆轲被侍卫杀死,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图谋不轨、自不量力的人。

三顾茅庐

这个梗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东汉末年,刘备为了兴复汉室,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于是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人。

草木皆兵

这个梗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期,前秦皇帝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将领谢玄派使者向苻坚求和,苻坚同意了,苻坚的弟弟苻融认为东晋有诈,建议他先派一部分军队渡过淝水,观察一下东晋的虚实,苻坚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是命令军队后退,秦军的士兵们误以为是要撤退,纷纷惊慌失措地逃跑,谢玄趁机发动攻击,秦军大败,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惊慌失措、草木皆兵的人。

东山再起

这个梗出自《晋书·谢安传》,东晋时期,谢安隐居在会稽东山,不问世事,后来,他被朝廷征召,担任了重要的官职,谢安不负众望,成功地抵御了前秦的入侵,为东晋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退隐后再度出山,有所作为的人。

闻鸡起舞

这个梗出自《晋书·祖逖传》,东晋时期,祖逖和刘琨年轻时就很有抱负,他们常常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互相激励,决心为国家效力,有一天,祖逖听到公鸡的叫声,他把刘琨叫醒,说:“听到鸡叫声了吗?这是吉祥的声音啊!我们以后可以闻鸡起舞,奋发图强了。”他们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将,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人。

投鞭断流

这个梗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前秦皇帝苻坚打算大规模进攻东晋,他的大臣石越却认为东晋有长江天险作为屏障,劝谏苻坚不要轻易出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意思是说,我的军队众多,把马鞭扔到江水中,都可以截断江水的流动,这个梗后来被用来形容那些过于自信、盲目轻敌的人。

就是历史上的十大梗,它们或幽默风趣,或意味深长,或令人深思,通过这些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

历史梗历史事件相关人物
烽火戏诸侯西周灭亡周幽王、褒姒
指鹿为马秦朝灭亡赵高
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蔺相如
四面楚歌项羽乌江自刎项羽
图穷匕见荆轲刺秦荆轲
三顾茅庐三国鼎立刘备、诸葛亮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苻坚
东山再起东晋建立谢安
闻鸡起舞北伐中原祖逖
投鞭断流淝水之战苻坚
The End

发布于:2025-03-28,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十大排行网 - 网罗万象排行,助您明智决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