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当之无愧的中国名校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5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位列国家“双一流”、“211 工程”、“985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珠峰计划、2011 计划、111 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 22 所大学之一,21 世纪学术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俄交通大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创新联盟成员。
吉林大学的历史沿革
吉林大学始建于 1946 年,1952 年经院系调整成为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0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大学,2000 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新吉林大学,2004 年,原中国人民+++军需大学转隶并入。
吉林大学的学科建设
吉林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3 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 140 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61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49 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2 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33 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6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44 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 个(覆盖 17 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15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 个,18 个学科(领域)的 ESI 排名进入全球前 1%,2 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 1‰。
吉林大学的师资力量
吉林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 6664 人,其中教授 2414 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11 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7 人,外聘杰出教授 54 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 人,“万人计划”入选专家 32 人,国家级教学名师 6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 31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41 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48 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 152 人。
吉林大学的科研平台
吉林大学科研平台众多,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1 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6 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 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个(其中包含 2 个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0 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1 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4 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1 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
吉林大学的学术交流
吉林大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 302 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排名世界前 100 位的 48 所,前 200 位的 137 所,学校与 11 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 22 个中外合作平台。
吉林大学的校园文化
吉林大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以“勤奋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和“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吉大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学校拥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优秀的体育传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
吉林大学的社会声誉
吉林大学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学校的毕业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吉林大学作为中国的一所顶尖高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吉林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布于:2025-03-14,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