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患者安全—解读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19版)

博主:alc554.comalc554.com04-2289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15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患者安全是医疗行业永恒的主题,关乎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福祉,为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组织制定了《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19版)》,这十大目标犹如指引医疗安全前行的灯塔,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行动指南,让我们深入解读这十大目标,共同探寻守护患者安全的有效路径。

正确识别患者

准确无误地识别患者是医疗安全的基石,在繁忙的医疗环境中,患者信息的准确传递至关重要,每一次就诊、检查、治疗,都需要医护人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患者身份确认,如核对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病历号等关键信息,并使用至少两种身份识别方法,避免仅凭房号、床号等单一信息确认患者身份,在门诊,患者挂号时提供的信息要与就诊卡、病历等保持一致;在病房,护士在给药、执行医嘱等操作前,要再次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确保为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治疗,这一目标的实现,能有效防止因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导致的医疗差错,保障患者得到精准、恰当的医疗服务。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

手术是医疗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强化手术安全核查能为手术成功保驾护航,手术安全核查涵盖手术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三个关键节点,手术团队成员要严格按照核查表内容,依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重要信息,在手术前,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要共同参与核查,确保所有准备工作就绪;手术开始前,再次确认各项信息准确无误,防止手术部位错误等严重问题;手术结束后,核查手术器械、敷料数量等,避免异物遗留体内,通过严谨细致的手术安全核查,可大大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确保用药安全

用药安全是患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循药品管理和使用规范,做到准确用药、合理用药,要认真审核患者的用药医嘱,确保药物选择正确、剂量合适、用药途径恰当,在调配和发放药品时,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防止发错药,对于高警示药品,要实行专门管理,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告知患者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和自我保护意识,只有全方位保障用药安全,才能让药物真正成为治疗疾病的“良药”,而非潜在的“毒药”。

减少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从环境清洁消毒、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医务人员手卫生、无菌操作等多个环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医院环境的日常清洁与监测,确保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的卫生达标;规范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流程,保证其安全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等及时洗手或手消毒,通过全员参与、全程防控,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无感染风险的就医环境。

落实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床“危急值”是指提示患者病情严重,可能危及生命的检查、检验结果,及时、准确地报告“危急值”并迅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和流程,明确报告的责任人、报告时限、报告方式等,当检验、检查部门发现“危急值”时,要立即通知临床科室,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报告后,医护人员要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并做好记录和追踪,这一制度的严格落实,能使患者在病情危急时刻得到及时救治,最大程度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加强医务人员沟通

良好的医务人员沟通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桥梁,医护人员之间、医护与患者及家属之间要保持有效的沟通,在医护团队内部,要及时、准确地传递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信息,确保医疗工作的连续性和协同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时,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治疗措施及预后等,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在进行重大手术前,主刀医生要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让他们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决策,通过加强沟通,减少因信息不畅导致的误解和医疗++,为患者营造和谐、信任的就医氛围。

防范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

患者在医院就诊期间,因各种原因可能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给患者带来身体伤害,医疗机构要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对病房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消除地面湿滑、通道障碍物等安全隐患;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辅助设施,如扶手、防滑垫等;对患者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设置警示标识、加强陪护等,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为患者筑起一道安全防护网,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妥善处理医疗++与投诉

医疗++与投诉的妥善处理,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着医院的声誉和正常医疗秩序,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与投诉处理机制,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受理患者的投诉,当接到投诉后,要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确实存在医疗过错的,要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与患者沟通协商,给予合理的赔偿和道歉;对于误解或不合理诉求,也要耐心解释,做好安抚工作,通过妥善处理医疗++与投诉,化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是保障患者安全的核心任务,医疗机构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的全程监控和持续改进,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医疗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跟踪落实效果,鼓励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确保医疗信息的准确、完整,通过不断努力,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开展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患者安全文化建设是营造安全医疗环境的重要软实力,医疗机构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培训、宣传、案例分析等,强化全体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使患者安全理念深入人心,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患者安全管理,倡导主动报告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不惩罚因主动报告而发现的问题,建立患者安全文化激励机制,对在患者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奖励,通过营造浓厚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让每一位医务人员都成为患者安全的守护者,从思想和行动上共同为患者安全保驾护航。

《患者安全十大目标(2019版)》为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指明了保障患者安全的方向和路径,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需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每一项工作抓起,让我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落实患者安全十大目标,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优质、高效的就医环境,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医疗的呵护下重获健康,绽放生命的光彩🌞,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医疗安全防线将更加坚固,患者的健康将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The End

发布于:2025-04-22,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十大排行网 - 网罗万象排行,助您明智决策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